國科會國家型科技計畫─臺灣大學數位典藏創新應用前鋒計畫(EPEE)
1930年代臺灣平埔族群影音資料整合應用與推廣放映計畫

噶瑪蘭社會文化


人口與分布


宜蘭地區的噶瑪蘭人口與聚落

有關噶瑪蘭人聚落和人口記載,最早是出現在17世紀中葉。根據荷蘭人的記錄,當時蘭陽平原上散佈著數十個大大小小的村社,人口將近1萬人(參見:台灣荷西殖民時期)。後來清代文獻將這些數目變動的村社統稱為「哈仔難三十六社」,在1878年姚瑩《東槎紀略》一書中記載,「哈仔難」人口約有5千5百人,主要聚落包括:婆羅辛仔宛(婆羅新仔宛)、里荖(里腦)、加禮遠(加禮宛)、奇澤簡(其澤簡)、打朗巷(打那岸)、打蚋米(打那美)、馬荖武烟(貓里府烟)、哆囉美遠、抵美抵美、打那岸、打馬烟、踏踏、掃笏、猴猴、奇立板、芭荖鬱、其澤簡、蔴里目罕、歪仔歪、奇武荖、擺離、奇武暖、珍仔滿力、奇武蘭、南搭吝、抵美福、辛仔羅罕、武罕、珍珠美簡、、棋立丹、蔴芝鎮、留留仔(流流)、蔴芝鎮落(蔴芝鎮)、新仔罕(仔罕)、新仔羅罕(辛仔羅罕)、和高東社等36社。事實上「哈仔難」聚落數目經常變動,曾經出現的聚落超過六、七十個村社以上。過去主要以蘭陽溪為界,以北的村社稱為「西勢番」包括奇立板、哆囉美遠、打馬煙等十九社,以南的村社稱為「東勢番」包括加禮宛、掃笏、奇武荖等十七社。

 

至清末,因為漢人大量移居和開墾,使得原本蘭陽平原噶瑪蘭村社土地不斷流失;在1830至40年代左右,以宜蘭加禮宛社(現冬山鄉)為首的族人,開始南遷到花蓮平原附近建立新的聚落─「加禮宛」五社,展開新生活;他們形成的「加禮宛社群」與周邊的撒奇萊雅、南勢阿美和太魯閣人互動密切。直到1878年(光緒4 年),發生了噶瑪蘭人和鄰近的撒奇萊雅人聯合與清朝官府激烈對抗的「加禮宛事件」事件之後,加禮宛社群的噶瑪蘭人又再度大批南遷至花東交界的海岸地區建立新家園。

 

花東地區的噶瑪蘭人口與聚落空間

1878年加禮宛事件後,遷移到花東海岸的噶瑪蘭族人,在阿美部落之間的緩衝區建立聚落,甚至搬遷到阿美族或西拉雅族的聚落和當地人混居或通婚。從1896年田代安定的東海岸調查資料顯示,當時噶瑪蘭聚落與人口狀況如下:

庄名 戶數 人口合計 備註
石連埔社 7     33 純噶瑪蘭族聚落
里那魯格社 17 41 48 89 噶瑪蘭族與阿美族混居
城仔埔庄 8 23 25 48 噶瑪蘭族與西拉雅族混居
大通鼻庄 13 31 28 59 噶瑪蘭族與西拉雅族混居
姑仔律庄 15     73 純噶瑪蘭族聚落
大峰峰庄 7 13 16 29 純噶瑪蘭族聚落
大尖石庄 8 13 13 26 純噶瑪蘭族聚落
葵扇埔庄 6     32 純噶瑪蘭族聚落
石梯坪庄 3     12 純噶瑪蘭族聚落
石梯庄 7 24 22 46 純噶瑪蘭族聚落
那里庵庄 1     4 純噶瑪蘭族聚落
姑律庄 18 41 39 80 純噶瑪蘭族聚落
貓公社 9 14 16 30 噶瑪蘭族與阿美族混居
新社 舊 30 72 64 舊 136 又名新社仔,東又名新社仔,東海岸最大的
純噶瑪蘭族聚落蘭族聚落
新 36 新 143
加露巒庄 3       噶瑪蘭族與漢人混居
噶瑪蘭族人總計 139     643 田代安定的調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殖產課(1985:278-92);潘繼道(2008)

 

根據阮昌銳1965年在東海岸的調查顯示,噶瑪蘭族人居住的聚落,包括花蓮縣豐濱鄉的磯崎、新社、豐濱、立德、石梯、蘭諾、靜浦,台東縣長濱鄉的大峰峰、樟原、三間屋、長濱、崎腳、田組、永福、南竹湖、南掃別、竹湖、城山、寧埔,成功鎮的石雨傘、白守蓮、新港等地,共有225戶、1289人。

整體而言,現今仍然居住在蘭陽平陽的噶瑪蘭人數已經難以統計,他們大多散居而融入漢人社會。至於目前在花東海岸較具規模的噶瑪蘭聚落,包括有新社、立德、大峰峰、三間屋等;其中以新社聚居的噶瑪蘭人最多。

 


花蓮縣噶瑪蘭族分布地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圖片來源:詹素娟,2008;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