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國家型科技計畫─臺灣大學數位典藏創新應用前鋒計畫(EPEE)
1930年代臺灣平埔族群影音資料整合應用與推廣放映計畫

噶瑪蘭社會文化


概述

「噶瑪蘭」一詞,在噶瑪蘭語中是「平原的人」之意;自17世紀起此一名詞就經常以Cabalan或Kavalan等發音出現在西班牙或荷蘭文獻,並以「蛤仔難」、「甲子蘭」、「哈仔瀾」等不同中譯出現在漢人紀錄中。最初是蘭陽平原的居民,用以區別當時山區原住民的名詞。19世紀末伊能嘉矩採用這個名詞作為宜蘭附近平埔族的族名。1796年(清嘉慶元年)吳沙率領漢人移民進入宜蘭開墾之前,蘭陽平原都是原住民的生活場域,並且建立有不少聚落;清代方志一般通稱之為「哈仔難三十六社」。

1810年(嘉慶15年)噶瑪蘭被清政府納入版圖之後,由於漢人大量的移居開墾,很快造成噶瑪蘭人的土地流失,因而不得不在十九世紀中葉清末時期離開原居地,大批往南遷徙至花蓮和台東一帶定居。居住在宜蘭地區的噶瑪蘭人,因為國家體制、混居互動和外來強勢文化等影響,造成社會快速變遷;相較之下,花東地區的噶瑪蘭人雖然也混居在不同族群之間,但是過去由於交通往來較為不便,因此還有不少語言和文化傳統還能保存至今。2002年「噶瑪蘭族」正名成功,正式成為臺灣原住民的第十一族,這也是平埔各族當中第一個被官方認定的族群,目前有800多人登記族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