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會國家型科技計畫─臺灣大學數位典藏創新應用前鋒計畫(EPEE)
1930年代臺灣平埔族群影音資料整合應用與推廣放映計畫

凱達格蘭社會文化


概述

凱達格蘭族(Ketagalan)一詞,最早是伊能嘉矩用來指稱分布於基隆、淡水、台北和桃園一帶的平埔族原住民;他們與蘭陽平原的噶瑪蘭族,長久以來即有密切的交易和互動往來關係。荷蘭時期的番社戶口調查資料顯示,1650年代本區約有37個部落, 6972人。1723年(雍正元年)清政府在台灣北部設置淡水廳,桃園以北的地區稱為淡北,此區的平埔原住民聚落也因此在漢人文獻中被統稱為「淡北十九社」,主要包括:三貂社(Santiago)、大雞籠社、金包里社(Quimoury)、小雞籠社(Kaggilach)、圭北屯社、八里坌社、北投社、毛少翁社(Kimassauw)、峰仔峙社(Kipanas)、錫口社、里族社(Litsouck)、搭搭攸社(Cattayo)、空仔社、雷朗社、武朥灣社(Pinnonouan)、圭泵社、擺接社、龜崙社(Touckenan)、南崁社等(參考伊能嘉矩、翁佳音)。

原本台北地區平埔各社的婚姻與財產制度,具有很高比例男性入贅和女性承家傾向,與漢人父系繼承文化有極大的差異。17、8世紀,隨著泉漳泉移民的大量湧入和台北城的開發,淡北各社與漢人的接觸互動極為頻繁密切,通婚和變化程度也特別深。至19世紀末期,由於台北地區快速發展,凱達格蘭各部落原有文化體系大多瓦解,族人四散居住並融入台北都會和周邊城鎮市區,隨著政經體系和價值觀的改變,大部分凱達格蘭後裔的文化記憶日漸微弱,許多人已經無法追溯其祖先根源。不過,目前台北的許多地名,如大龍峒,北投,唭哩岸,八里,秀朗,艋舺等,應該都是過去當地原住民語音的轉譯,見證北臺灣平埔原住民聚落都會化的歷史軌跡。

1.臺灣文獻叢刊:1723年淡水廳設治之後,直至1834年開臺進士鄭用錫才纂修《淡水廳志稿》2卷,未刊,稱《鄭稿》。1867年淡水廳同知嚴金清以該廳不能無志,聘金門舉人、清末臺灣的修志專家林豪以鄭稿為本續纂,成稿15卷,稱為《嚴稿》或《嚴志》,亦未付梓。1870年陳培桂任淡水同知,延攬侯官縣舉人楊浚為總纂,以《嚴稿》為藍本,再參酌《鄭稿》和新搜數據進行重修。該志歷時10月書成,又經黎兆棠和陳培桂的刪訂,成定本16卷,稱為《淡水廳志》,1871年刊行。該志闕誤不少,因此刊行之後,林豪曾撰《淡水廳志訂謬》一篇加以糾彈。
2. Tsuchida, Shigeru 1985. Kulon: Yet another Austronesian language in Taiwan?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Ethnology 60:1-59.